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黑色素瘤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5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Caroline G. Watts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患者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患者的危险因素可被用于制订个体化的监测计划,或者更密切的监视。该结果可以考虑纳入临床实践指南,以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JAMA Dermatol. 2016年11月9日在线版)

与皮肤性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相关的几个因素:多痣、家族史和黑色素瘤病史。这些类型患者的危险度更高,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常规随访,告知患者防晒知识以及如何检查皮肤。

研究结果

为了改善高风险患者的诊治,Watts等根据患者的风险因素,使临床特点特征化。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2006年10月至2007年这12个月期间,这项以人口为基础的观察性研究评估了被诊断为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管理。

该研究共入组2727例患者,1052例(39%)为高风险组。其中,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为多痣(62%),其次为既往史(42%)和家族史(28%)。相对于低风险患者,高风险患者的黑色素瘤有更多的表面扩散(49% vs 45%)、雀斑更少(12% vs 15%,P=0.007)、厚度>1 mm较少(29% vs 32%,P<0.001)。

高风险组患者被确诊为黑色素瘤时的平均年龄更小(62岁vs 65岁,P<0.001);发病年龄与危险因素有关:家族史、多痣、既往史的患者分别为56岁、59岁和69岁。以上观点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研究者发现,两组之间黑色素瘤发生部位明显不同。高位风险组中多痣、有家族史和既往史患者分别好发于躯干(41% vs29%,P<0.001),四肢(57% vs42%,P<0.001)和头颈部(21% vs15%,P=0.003)。

除去危险因素,与女性相比,男性的黑色素瘤更易发生在躯干和头颈部,不太容易发生在上肢和下肢(P<0.001)。

研究者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危险因素是基于医生的记忆和患者的医学记录而确定的,并没有评估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并未获得其他危险因素的信息(比如头发颜色、皮肤种类、晒伤或吸烟情况)。

然而,研究者强调该研究结果可以被纳入临床实践指南,以优化高风险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

研究意义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Monika Janda教授和昆士兰大学的Peter Soyer教授评论表示,这些发现与黑色素瘤不同的发生路径有关,这提示对于较低基因风险的患者而言,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更有可能引起疾病进展。

评论者强调了最近重大的临床试验的意义,其中涉及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皮肤自检的规范培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一般治疗或规范培训,分别在院治疗或单纯记录。尽管规划培训明显提高了黑色素瘤确诊量,但大约40%的参与者在24个月后失访。相比在院接受治疗,单纯记录的失访率更高,因为患者没有了解到新信息或病情并未变化。

评论者指出,这项临床意义重大的研究结果会评估网络为基础的干预效果。评论者也认为Watts等的研究在个体化医学方面非常有用,可帮助医生与黑色素瘤患者或高风险个体开始讨论。特别是,医生可以告知患者如何规律持续地进行皮肤自检,也可提醒并帮助患者进行常规自检或监视新出现的痣及有变化的痣。

评论者总结表示,皮肤科医生会强调多痣或有家族史的人需更早地进行皮肤自检,并且需要关注一些特别的部位,其重要性在于,相比背部与颈背部,人们也许会更倾向于检查身体的易见部位。

(编译 张文秋 审校 吴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