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极少数儿童肿瘤生存者能身心痊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5

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Kirsten K. Ness等的一项最新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儿童肿瘤生存者在治疗后的十余年里,身心恢复状况仍不理想。(Ann Intern Med. 2016年11月8日在线版)

利用儿童肿瘤生存者调查(CCSS)数据,Ness等筛选出了14 566例中位年龄为27岁的生存者来参与研究,他们在确诊后都已存活5年以上。研究者根据治疗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分别比较了这些生存者与他们兄弟姐妹的自报告健康状况,包括诊断、肿瘤治疗情况、慢性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以及健康习惯等。

Ness等发现,尽管随着治疗时期的推移,放射暴露、平均化疗剂量以及患其他严重慢性病的患者比例整体有所下降,但患者报告的健康状况并没有改善。比起20世纪70年代确诊的患者,90年代的患者报告不良健康状况(13.7% vs 11.2%,P<0.001)以及肿瘤相关焦虑(15.0% vs 13.3%,P<0.001)的比例更大。 此外,不管是20世纪70年代确诊,还是90年代确诊,白血病患者和骨肉瘤患者报告不良反应的比例都更高(P<0.001)。

Ness认为,对于上述结果的一个可能解释是,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从1975年的62.8%提高到了1999年的79.8%。这就意味着,曾经不能生存的一些患者现在能够生存下来,但可能患有高危疾病且需要高强度的治疗。

Ness还提到,这一研究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采用了自报告健康状况,也就是感知健康这一指标。上述研究结果也可能意味着生存者及其家人在肿瘤治疗后对潜在不良健康结局有了更多关注,而健康及治疗信息获取的更便利性不仅会影响到自报告的健康结局,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这些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麻省总医院儿科放疗专家Torunn Yock也表达了对这项研究的赞赏,她认为这项研究所传递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提高生存率仅仅是儿童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对生存者生活质量的关心应该得到同等关注。她提出应该为肿瘤生存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适宜的康复计划,包括体检次数、寻求专业心理和康复帮助的途径,以及社工服务等,这有助于患者在完成肿瘤治疗后更好地恢复健康。

她也同样强调了自报告健康状况的重要性,因为生存者的真实体验才是监测治疗有效性的最核心部分,在最基本的肿瘤治疗策略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

(编译 丁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