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1.jpg

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与卫生经济学价值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8

Gut杂志刊发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团队开展的评价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及卫生经济学价值的人群随机对照试验—ESECC研究 (NCT 01688908)。(Gut. 2018年1月6日在线版 doi: 10.1136/gutjnl-2017-315520)

食管癌是我国特色高发肿瘤,全球近一半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碘染内镜早期筛检是食管癌防控的重要手段。内镜筛检食管癌的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及数学建模研究。只有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才能为内镜早筛食管癌的功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以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滑县为研究现场,启动了国际范围内首个评价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与卫生经济学价值的人群随机对照试验。在滑县全县域内随机选取668个行政村,采用人口排序区组随机设计以村为单位将其分为筛检组和对照组。筛检组行上消化道碘染内镜筛查,对照组不进行筛查,两组接受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生物样本采集、肿瘤发病和死亡事件随访。

截至2016年9月,研究已完成全部研究对象入组、随机化及内镜筛查工作。最终,筛检组及对照组分别入组17,151及16,797人,总样本量达到设计要求,主要变量在组间分布均衡,随机效果较为理想。对筛检组1.5万例内镜筛查结果分析显示,该人群45~69岁的上消化道肿瘤及食管癌截缩发病率分别高达902/10万及744/10万,食管病变早诊率为69.9%。

食管恶性病变流行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55-59岁组出现突增,总体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人群中食管高级别病变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食管癌家族史、低BMI、食用剩饭菜以及进食速度过快等。

该项研究成功开展将首次明确内镜筛检食管癌临床功效、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最优筛检策略,为我国食管癌人群早诊早治工作指南修订提供高级别科学证据。 

(编撰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