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建设 >> 行风建设 >> 正文

党团建设

行风建设

悬壶济世 杏林奇葩-记陈敏华教授

    (王伦)

    一位患者激动地对笔者说:“陈主任对患者太好了,她不仅治好了我的疾病,也治好了我的心病,我真庆幸遇到了这样好的医生!”在超声科经常可以听到做射频治疗的患者发自心里的声音。他们所说的陈主任就是超声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淀区人大代表陈敏华教授。孜孜不倦的钻研陈敏华教授从事超声诊断治疗已二十多年,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加撰写中华内科学、肿瘤学等著作15册。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四项,卫生部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医学科研奖励14项。1987年到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修完博士课程,在日本一级医学杂志上刊登发表论文七篇,获医学论文奖励一项; 1994年-1996年再次受邀赴北海道大学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英国放射学杂志。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8名。由她主编的《消化系疾病超声学》一书,被国内超声专家誉为“是迄今我国第一部消化系疾病超声学专著,不仅达到国际水平,并且有创新,有发展,为当今关于消化系疾病超声学的高水平论著”,已获当年度国家科技图书三等奖。陈敏华教授主持开展的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在2002年意大利召开的国际肿瘤消融大会上评为优秀论文,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参加大会的国际权威学者认为陈敏华教授报告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案研究科学合理,指导消融大肿瘤,提高了肿瘤灭活率。此治疗方法给众多的肝癌肝转移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人民日报及健康报等均作了报道。到目前为止,陈敏华教授和她的同事们已对不能或不适宜手术的300余例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患者进行了500余人次治疗。通过CT检查显示病灶有效灭活率达到93.8%,肝癌患者多数为晚期癌,但一年以上生存率达到76.3%,三年以上生存率达51.6%,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复发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她们的研究成果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多次应邀在全国肿瘤大会、港沪国际肝病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中华肿瘤外科等会议作大会专题报告;来自印度尼西亚、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医。在射频患者联谊会上,患者们激动的泪水、一束束的鲜花、一面面锦旗和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是对陈敏华及其治疗小组医生们的最好赞誉。对陈大夫最珍贵的是时间,日常诊断、治疗、科研、指导研究生、审稿等大量工作,使她每天要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到家里。全国各地邀请她去指导和讲课的很多,使她的日程总是安排得很满。她最大的不安是不能照顾患有心脏病的丈夫,面对亲人,她总感觉有一种愧疚感。游伟程院长曾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这样评价陈敏华教授的工作:医院的发展要不断有创新,在不断的创新当中来不断的发展。陈敏华教授在超声学科已有一定的地位和成就,但在发展中敏锐地发现新的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中有创新、有独到之处,不仅为我院,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我们更应该理解、关爱他们。”说起医患关系,陈主任常说:“作为医生我们必须要做到理解患者的难处和痛苦,特别是我们科治疗的患者,不少是癌症中晚期,他们得了这种病已经很不幸,我们更应该理解、关爱他们。”陈主任心脏不好,经常在为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率过低、胸闷、头昏,吸了氧气后再手术治疗的情况。一次她腿骨骨折,仍由助手用轮椅推着上班,把腿搭在椅子上为患者手术,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她一天也没休息。在那些日子里,我院每一个早晨上班的职工都曾看到,坐在轮椅中的陈敏华主任由助手和同事推着去上班,因为,还有早已排满的众多患者等待着她,用陈教授的话说“我可不能耽误他们的治疗啊”。一位患者曾在医患联谊会上动情的说:“陈主任的腿骨折了,她是拄着拐杖坚持4个小时给我做完治疗的,我送什么她们都不收,请吃顿饭也不同意,为什么?这是她们的高尚医德呀。”她和助手们在精心治疗的同时,还耐心地鼓励和安慰患者,整个手术过程是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进行,热情地化解了患者紧张情绪,有的患者反映说:陈主任和你聊着天就把手术做完了,一点都不紧张。“哪里听说过医生给病人钱的事情呢?”有一位刚毕业的北大学生,工作三个月就被诊断为肝癌,处在实习期的他思想负担很重,陈大夫一面安慰患者,一面积极地为他治疗,还主动打电话给他的工作单位,说明患者的情况,希望单位继续支持该患者的治疗,并在治疗后给他寄去了营养费。当得知该学生已被单位辞退时,她一方面给北大校长写信,呼吁学校关爱他,一方面积极帮助联系,为他找到了轻松的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使患者能无后顾之忧地治疗,在她热情关爱下,患者至今健康地生活着,陈大夫也总算放心了。患者在来信中说:“陈主任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在了解到我的家境不富裕后,给我寄了2000元钱。拿到钱后我非常不安,在现在这社会中哪里听说过医生给病人钱的事情呢?”,他充满真情的说:“象我这么年轻就患上肝癌也许是非常不幸的,但同时我又是最幸运的,因为我遇上了陈主任,这个有着高超技术和崇高医德的医生。”其实,陈敏华教授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患者递“红包”了。在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毕业生倪强捐款的活动中,陈敏华就一次捐了2000元,并写了一封信:我们都是你的坚强后盾,希望你勇敢地面对病魔,树立信心,有困难可来找我们。首都一位患者曾先后作过7次手术跑遍了各大医院,他慕名来到我院找到陈主任。“当时我感觉她是一个非常真诚和热心的医生,我的病可以托付给她治疗。便马上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并说:‘您对我们癌症患者的尊重和热情让我感动,这是一点小意思。’她非常认真地说:‘这是你的救命钱,你留着治病吧,给你治疗是我的工作。’由于在手术台上出汗太多,我随便说了一句“真想吃口西瓜”,术后回到病房后,陈主任就托着刚刚从街上买来的西瓜放在我的床前,我当时真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哪有这样好的医生啊!一个几乎绝望的癌症患者第一次受到医生这样的尊重,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撂下笔,在眼前又浮现出坐在轮椅中的陈敏华,又看到了她对莘莘学子充满母爱那关注的目光,患者叙说时那感激的泪水,办公室窗前那深夜的灯光,我好像有点懂了悬壶济世的含义,这四个字,是一代一代的医生们用心血写出来的。
相关医生: 游伟程 陈敏华
相关科室: 超声科 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