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高雨农:卵巢癌精准治疗的多学科协奏曲
卵巢癌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三,而其病死率却居首位,因卵巢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早筛方法。临床一经诊断,往往为中晚期。卵巢癌堪称“沉默杀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卵巢特殊的解剖位置。
卵巢癌分类非常多,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最常见,病死率也非常高,5年生存率仅44%。之所以称卵巢癌为“沉默杀手”,除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外,还包括发病机制不明确,因此尚无比较满意的筛查手段。一经诊断,70%患者已是晚期,因此,患者往往在初始治疗后2年内复发转移。尽管由于临床医生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观,但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
高雨农 教授
新药为卵巢癌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什么卵巢癌发病率不高,病死率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其病因不明确。所有筛查都是针对病因进行的,如宫颈癌可通过宫颈细胞筛查,乳腺癌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可发现微小变化。但卵巢癌没有特征性表现,以目前的技术和检验,很难找出其特点,所以很难对卵巢癌进行筛查。这也成为很多医生奋斗的目标,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造福患者。
近年来,卡铂为基础的化疗、紫杉醇的化疗以及相应指南的出现,使卵巢癌的病死率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来说,改善有限。近期,新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的出现让业界看到了希望。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无论是否具有BRCA突变,都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与传统安慰剂相比,PARP抑制剂治疗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近2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65%,延长无化疗间期7个月;目前,11%的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已接受治疗超过6年,病情依然稳定;同时长期治疗安全性良好,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BRCA可用于判断预后和评估疗效
卵巢癌的发病与基因遗传关系密切,约23%卵巢癌发病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其中65%~85%遗传性卵巢癌为BRCA胚系突变所致。正常人群终身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为1.4%,BRCA2突变者罹患卵巢癌风险增至11%~17%,而BRCA1突变人群更高达39%。
所以有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可以通过检测BRCA基因突变情况来确定是否为家族遗传,从而尽早进行随访和处理;BRCA基因检测除可评估家族遗传风险,还有研究证明,BRCA突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未突变患者,可作为一个判断预后的标志。
此外,有研究显示,与未突变患者相比,BRCA突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反应更优,所以BRCA检测还可预测疗效。
多学科协作更迫
切卵巢癌的发病与基因遗传关系密切,约23%卵巢癌发病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其中65%~85%遗传性卵巢癌为BRCA胚系突变所致。正常人群终身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为1.4%,BRCA2突变者罹患卵巢癌风险增至11%~17%,而BRCA1突变人群更高达39%。
所以有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可以通过检测BRCA基因突变情况来确定是否为家族遗传,从而尽早进行随访和处理;BRCA基因检测除可评估家族遗传风险,还有研究证明,BRCA突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未突变患者,可作为一个判断预后的标志。
此外,有研究显示,与未突变患者相比,BRCA突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反应更优,所以BRCA检测还可预测疗效。
《医师报》1月25日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