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肝转移癌>> 诊断和分期>> 正文

诊断和分期

诊断和分期

发布时间:2011-06-06 23:07:00 来源: 作者:本站编辑

症状

肝脏转移性肿瘤多没有典型的特征性症状。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包括:黄疸、疲乏、虚弱、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发热、腹胀、皮肤瘙痒、下肢浮肿及腹痛等。

诊断

因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复杂,且与多个临近脏器和大血管关系密切,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并不简单。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许多诊断相关的重要临床资料(包括肿瘤的大小、密度乃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通过这一手段实现。影像学检查甚至可用以预计和评估疗效。在有些情况下,有创检查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获取少量的肿瘤组织用于活检病理检查或腹腔镜(通过在腹壁“打洞”,放置特殊设计的器械进入腹腔)探查和活检。

无创诊断手段

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可用于了解肝脏、胆囊以及胆管内肿瘤的浸润范围和程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和组织脏器的转移。了解和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或原、继发。MRI (核磁共振) 可用于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具备CT的优点,在了解肿瘤质地、血液供应以及和邻近组织的关系方面较为出色。

核磁水成像胆胰管显影 (MRCP) 可详细呈现胰胆管扩张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诊断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超声(B超,彩超) 用于检查肿瘤的位置,数量和血管的关系(贴近重要血管的肿瘤切除难度和风险很高)。也可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有创诊断手段

活检 – 从肿瘤中采取少量的组织用于病理学诊断。

内镜 – 用于检查体内管腔类脏器(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胆道等)腔内的病变。

腹腔镜 – 用于探查腹腔,可作腹腔镜下的活检.

鉴于大肠癌肝转移发生率高,且已明确其转移率与浸润方式密切相关,即血行转移、淋巴转移、腹腔种植和局部浸润,其中以血行转移的发生率为最高。因此,通过以下检查,可早期诊断大肠癌手术前后有无肝转移的可能:

1.一旦确诊大肠癌原发病灶,术前行B超、CT检查,甚至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做CEA检查都可提示大肠癌肝转移的可能。

1)术前、术中及术后B超检查是应用最广泛且无损伤的诊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灶直径>2.0cm者,其敏感性达95%~98%,术中B超特别适宜隐匿在深部的肿瘤。对于直径<1cm的病灶检出率不高。

2)术前与术后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转移癌的诊断,目前有以下几种CT检查方法:平扫、普通增强、大剂量增强、动脉造影下CT扫描、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一般说来,对于直径>2.0cm的肝转移灶CT的敏感性几乎为100%,但对直径<1.0cm的病灶敏感性很低。

3)CEA(癌胚抗原)以CEA水平诊断大肠癌复发的敏感性为36%,而应用术后CEA水平诊断肝转移的意义更大,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4%。尤其是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测CEA价值更大。据研究表明,血清CEA预测复发转移比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早6~8个月。

2.术中用手触摸肝脏,并结合术中B超检测。

3.加强大肠癌术后或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随访第一年每3个月查CEA、B超、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AKP)1次;第2年每4~5个月检查1次;第3年每6个月检查1次;3年后每年检查1次。

4.对随访中怀疑有肝转移者行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

没有了!
没有了!
导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