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是北京肿瘤医院以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诊治为主的外科临床科室。1976年建所初期成立的肿瘤外科腹部外科专业组即为现在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的前身,是肿瘤研究所成立初期几个主要病种防治研究专业之一。
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现有病床33张,医护人员37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8人,护士18
人。学科带头人季加孚教授,科室副主任李子禹教授,任晖任护士长。
医疗特长及优势: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为宗旨,积极推广胃肠肿瘤的规范化手术,重视综合治疗,提倡人性化服务。胃癌的标准D2根治手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胃肠道肿瘤微创手术、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探查术、胃癌手术中的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早期胃癌的EMR/ESD内镜下治疗、腹腔热灌注化疗及直肠癌的术前放疗等已成为科室特色的常规治疗手段。
现科室年门诊量近13000人,病房年收治患者近1300人,手术量近800台。其中胃癌患者约占2/3,结直肠癌患者约占1/3。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合理的综合治疗、丰富的病例管理经验和人性化的护理是患者疗效最为可靠的保障。
科研方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致力于胃肠道肿瘤临床、基础方面的科学研究。科室承担了国家“十二五”计划“全国多中心恶性肿瘤临床标本资源库建立与共享”项目、北京市科委2014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胃癌早诊、规范化治疗及疗效评估”项目、北京市科委首都市民健康项目“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国家“十一五”计划“胃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项目、CLASSIC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此外,科室有独立的中心实验室和生物样本库,承担了多项国际、国家级基础科研课题。科室发表SCI收录文章近80篇,累积影响因子169.4,国内核心期刊文章200余篇,编写和编译学术著作8部。
同时,与国内外10余个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的精神,科室将进一步面向国内外合作开放。系统的科室人员再培训计划为医疗、科研及管理方面保持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障。
在院内,通过多学科中心与内科、放疗科、医学影像科科、病理科、内镜中心及基础科研等兄弟科室密切合作,为每一位就诊的病情复杂的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教学方面,承担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注重因材施教和临床能力培训。与强生公司合作,建设“强生中国外科基本技术培训基地”;并开办全国性学习班,包括腹腔应用解剖与胃癌规范化治疗研讨会、胃癌规范化治疗全国巡讲、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阿斯利康胃肠手术高级培训班等,已培养博士、硕士、博士后研究生62名。
专家介绍
学科带头人季加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胃癌协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医院(研究所)管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国际合作部主任、胃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执笔人,CSCO执委会委员及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是美国外科学会(ACS)会员、亚洲外科学会(ASA)常委。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和“863”重点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保健专家库专家。是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委,北京市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政协委员。担任《Digestive
Surgery》、《JAMA》(中文)、《中华医学杂志》、《Annals of
Surgery》(中文)、《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中国普通外科与临床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多种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季加孚教授出版多部著作,主要包括《癌症治疗新方法》、《防御癌患:癌病防治知识手册》、《肿瘤组织标本库常用技术手册》、《胃癌防治新观念》、《抗癌科普丛书解析胃癌》、《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思路》。
译著:《Bethesda 临床肿瘤学手册》、《牛津临床肿瘤学手册》。
季加孚教授荣获科技奖项及荣誉称号:2013年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2012年、1993年两次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华夏医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3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SCI论文二等奖。2012年、2007年两次获中国抗癌协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2011年获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2008年获北京大学方正奖教金,2004年获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