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医疗 >> 医患和谐 >> 正文

临床医疗

医患和谐

癌症康复患者见证北京肿瘤医院建院30年

    (院办 王伦)

    ——北京肿瘤医院举行10年以上康复患者座谈会庆祝建院30周年 9月22日下午,北京肿瘤医院外科楼一楼大厅,30名曾在北京肿瘤医院医治癌症后顺利康复的患者齐聚该医院,他们都是在过去的30年间在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有当时年仅26岁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30年的患者,也有接受胃癌乳腺癌手术已经30年的康复者,10年以上的康复者就更多了。为庆祝北京肿瘤医院建院30周年,北京肿瘤医院特意邀请这些患者回到医院,共话“医患携手,共创抗癌新路”的体会。当他们见到曾经挽救他们生命的医护人员时,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拉着医生的手,深深地鞠躬致意。座谈会上,康复者代表、主治医生代表先后发言。 参加座谈会的30名病友中,有6名是经外科王怡主任手术治疗的,今天,他们看到王怡大夫,激动的心情不以言表,眼含热泪鞠躬致意,以表感激之情,王怡大夫哽咽着动情地对他们说:一个医生最大的幸福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患者的康复。一句话,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患者李振钢带着一份珍贵的“礼物”来到会场,他把30年前黄信孚医生为他开的一张配制了三次,服用了7年的中药处方精心保留了30年,今天,他把处方的复印件带到现场,上面写着:为庆祝贵院建院三十周年,特奉此方,以示留念。他动情地讲到:我是在地震中做的手术。三十年前,我因患胃癌上了手术台,手术中,正赶上唐山地震了,整个楼都在晃动,当时黄信孚大夫和医务人员硬是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地给我精心做完了胃切除4/5、清除淋巴的全程手术,下了手术台,黄大夫又昼夜陪护了我三天。作为医者,术前帮助病人认识病情建立信心,术中为病人着想,不顾个人安危,术后不辞辛苦日夜陪护,这种为病人设身处地,无微不至的医风、人格,必然会帮助患者对医生建立充分的信赖、依托和配合,创造良好的医疗效果。 北京钢铁研究设计院廖荣松教授,30年前因患结肠癌由徐光炜教授主刀做了切除手术,今天,已经73岁的他手举着一面锦旗进入会场,上面写着“治病救人,功德无量”,以表对建院30周年的祝贺和对当时主治医生徐光炜教授的感激。 12年前接受直肠癌治疗的患者王学明特意赋诗一首书赠北京肿瘤医院,诗中写道:癌症再不是顽症,自信白寿九十九;泼墨挥毫记今日,敢续太白捋进酒。他说,面对癌症不可畏惧,定期复查是防微杜渐,快乐是无以替代的良药,感谢医生为我带来康复,我期待着再来参加医院的四十年、五十年更大的盛典。 患者张大成在会上介绍了自己抗癌之路,他总结自己12年来的体会说:坚持医患结合,科学治疗就能战胜癌症。他说,第一: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要防止有病乱投医;第三,坚持医患结合,科学治疗。第四,主动沟通。他说,病人要主动参与治疗,要不断总结、分析治疗效果,提出意见或想法,供大夫参考。 宋琳琳教授是北大医院儿科医生,1988年接受结肠癌手术,手术时切除了胃、胆、胰、十二指肠、右半结肠等脏器,闯过了化疗及手术后切除过多脏器导致的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骨质疏松造成上臂和左脚粉碎性骨折等难关,至今不仅能健康的生活,而且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及社会活动。她总结说,“争取活,不怕死、不在乎、不马虎”的原则克服了精神及肉体上的折磨而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的。 座谈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这时,出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10来位患者手捧鲜花,献给了他们的主治大夫,镜头一闪,留下了手捧鲜花的医生们和患者们灿烂的笑容
相关医生: 黄信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