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肿瘤宋丽莉:癌症患者,觉得疼痛千万不要忍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也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之一。研究数据显示,约1/4新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3/4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疼痛。
癌症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会发展为顽固性癌痛。
1、肿瘤侵犯导致疼痛,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可引起严重的癌症疼痛,约占癌症疼痛的80%。
2、抗肿瘤治疗导致疼痛,如手术、放疗及化疗等,占癌痛的10%。
3、与肿瘤相关的疼痛,癌症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褥疮、便秘、肌肉痉挛等都可能引起疼痛,约占癌痛的8%。
4、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肿瘤患者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非癌症因素所致的疼痛,如骨关节炎、风湿、痛风等,约占癌症疼痛的2%。
癌痛怎么治疗呢?在癌痛治疗的各种手段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 80%—90%的癌症疼痛可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得以满意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联合非药物治疗手段控制疼痛。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介入治疗等。
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呢?从1990年开始,经过慎重的考察论证,我国开始普遍推广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取得了显著效果,使数以千万计的癌症患者基本摆脱了癌痛的折磨。
它的基本原则是:
1、按阶梯给药: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药物,根据疼痛的轻、中、重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弱化中度镇痛药的使用是目前的趋势。如果患者的疼痛已经影响睡眠,一定要及时给予止痛药。
2、口服给药为首选:简单、经济,易于接受,稳定的血药浓度(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更易于调整剂量和更有自主性。口服用药时药物吸收缓慢,尤其对于强阿片类药物,极少产生成瘾及耐药。除口服给药途径外,其他无创性途径给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如透皮贴剂。除了口服止痛药和贴剂,目前还有口服液、栓剂,不同的剂型方便了临床的应用。
3、按时给药:即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患者是否发作疼痛,这样可保证疼痛持续缓解。很多患者因为对服用阿片类药物有顾虑,所以想尽量不吃药,想疼的时候才服药,不疼就不吃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缓释阿片类药物必须按时服药,即使服药当时没有疼痛也要服药。如果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予止痛药解救。
4、个体化用药:依据每位病人对药物的敏感度给予最小有效剂量。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是不同的,例如有些患者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会需要使用抗抑郁药,这时药物并不是用来改善抑郁情绪,而是改善患者的神经痛。
5、注意具体细节:对用止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目的是既要患者获得疗效,又要使不良反应最小,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呕吐和便秘,所以医生在开止痛药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处方预防恶心呕吐和便秘的药物,恶心呕吐一般一周就会消失,便秘可能会长期存在。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止痛药只有到忍受不了的时候才用。研究证明,疼痛是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除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这四大生命体征,第五大体征就是疼痛。就像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停止,血压没有了或者血压高都需要警惕一样,如果出现疼痛也是需要警惕的。只要有异常的疼痛就要治疗,绝不能忍受,如果疼痛忍的时间过长,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也会影响食欲、睡眠及情绪,甚至人际交往。所以有疼痛症状要就医,不要强忍。
有些患者疼痛时因为担心成瘾不敢使用阿片类药物,常常自己服用去痛片、芬必得等药物,殊不知这些药物给患者带来了致命的副作用,例如持续的出血、肝肾功能的损伤。实际上合理地使用阿片类药物,尤其是控缓释药物是不会成瘾的,凡是作用时间越长的药物成瘾的几率就越低,因此在临床上建议癌症疼痛患者使用长效药物和控缓释药物,减少针剂和速释片的使用。
很多患者担心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停不下来,要终身服药。其实若肿瘤病情经治疗好转,疼痛也随之减轻,则可减小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或停药;若肿瘤病情或疼痛无好转,阿片类药物则可长期服用来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很多患者担心使用止痛药以后会无药可用,所以想先自己忍着不用药。慢性癌痛作为一种疾病,应及早使用镇痛药,将癌痛控制在萌芽状态,可以避免形成难治性疼痛;镇痛药使用越早,剂量越小,效果越好。阿片类止痛药是无剂量限制的,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增加用药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