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的工作常态是什么样呢?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王牌团队?
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界妹特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探秘”。据说,这里有一群德艺双馨的医护人员,不仅颜值过关,实力更是过硬!
点击视频,看看王牌科室是怎样炼成的
2009年4月7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在时任科室主任、现副院长兼科主任苏向前教授的组织下,一个全新科室“腹部肿瘤微创外科”成立了,成为如今胃肠肿瘤微创外科的前身。经历10年风风雨雨,当年一度只有4名医生的“迷你”科室已成长为业内闻名、有口皆碑的王牌团队。
苏向前教授
医生这一天:忙里偷闲
病房门口贴着的“医患同心”,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周一早上六点半,病房门口,一队医护人员已集结完毕,准备送一名直肠癌患者上手术台,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这个大半个城市的上班族还在熟睡的时间,医院早已忙碌起来。北大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微创外科医护人员的一天开始了。这样的手术,科里一天要做四五台。
苏向前教授(左二)与团队全神贯注手术中
接近夜里11点,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在进科5年多的徐凯医生看来,这个点儿下台并不算晚,“最晚一次我记得应该是(夜里)10点40开台,手术结束有(凌晨)4点了吧!”
夜深人静,路上几无行人车辆,有些外科医生却才下班
忙了一天,却连顿正儿八经的晚饭都没有。徐凯笑称:“累了,就想整点儿爱吃的。不过别学我,我这可是反面典型,离住进我们科不远喽!”
小徐大夫一天中最幸福时刻:深夜下台来份花蛤
徐凯的“老大哥”邢加迪不认同他这种做法,再忙再累,也要好好吃饭、抽空休息。“累”,大概是医生生活中最高频的关键词之一。80后的邢加迪早已长了不少白发,“累的!996算什么?苏院长常说,医生嘛,就是‘24×7
on call’,很正常。”
邢加迪医生
科室这十年:苦中作乐
科室创始人之一崔明教授介绍:“我们科于2009年4月7日正式建立,至今已走过10载春秋。主任组织建科时,条件相当艰苦,包括我和邢大夫在内,科里只有4名正式成员,床位仅15张,需要与骨科共用一个病区和一组护理团队。”规模虽不大,但在国内无数家肿瘤专科医院中,这是第一个以微创专业为主的手术科室。
崔明教授
4位“元老”克服各种困难撑起了整个科室。2011年建科两周年那天,科室更名为“胃肠肿瘤微创外科”,专业更加细化。
2014年9月1日又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科室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整个病房,以及独立的护理团队、科研团队,床位增加到30张。
2016年1月,团队作为共同作者之一于影响因子(IF)超过28的世界知名学术期刊《JCO》发表科研论文:CLASS-01研究证实,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切除术能达到同等安全性,在国内外引起不小反响;研究最新成果(两种术式能达到同等疗效)也于不久前在《JAMA》(IF=51.27)重磅发布。这些研究在国际上都是较为领先的。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高年资医护越来越多,团队的医疗、护理、科研等体系日臻完善和成熟。
苏向前团队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于《JCO》
苏向前团队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于《JAMA》
10年来变化不小。刚建科时,微创技术方兴未艾,不仅医生普遍对其先进性认识不足,患者也大多不认可这种术式,宁愿做创伤更大但在他们看来更“保险”的开腹手术。张成海医生于2011年加入团队时依然如此:“那时每次门诊患者量都是个位数,一位医生每月能收治两三位患者就不少了。”
张成海医生
而如今,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主动要求做微创。团队也有了极大成长,邢加迪形容:过去不敢想的手术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做的手术现在敢做了,而且能做好。全科一年可完成近900例手术,80%以上是肿瘤根治术,患者7天左右即可出院,科室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转。
尽管建科初期手术量相对较小,但一点都不轻松:由于经验不足和配合欠熟练,一天做两台肿瘤根治术就意味着加班,常忙到晚上九十点钟。这时苏向前就会组织大家去吃宵夜,放松下紧绷的神经,并对一天的工作做个总结交流。
回忆起过去那段峥嵘岁月,这些苦中作乐的小插曲让团队老成员们深为怀念。现在手术量大、工作太忙,大家这种聚餐和交流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照片墙记录了大家忙碌工作之余的欢乐时光
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了这种神仙队伍?
10年来,科室不仅在业界达到极高地位,在患者中也树立了良好口碑。病房的心语墙上贴满了患者及家属留下的小纸条,记载着感恩的话语。
患者留下内容真挚的感谢信
团队收获的荣誉数不胜数,办公室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其中一块十分别致,开头写着“致胃肠肿瘤微创外科第一天团”,诙谐的语气令人不禁莞尔,却又恰如其分。这个“第一天团”是什么样的领导打造出来的?
患者家属敬赠“第一天团”的奖牌
“苏院长是我的恩师和贵人。”在徐凯看来,苏向前作为一位行政级别相当高的医院管理者,依然花大量时间钻研业务,非常可贵。不仅手术技术无可挑剔、堪称大家,他沟通能力更是过人,能迅速找到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并妥善解决。他的医患沟通之道已深入人心:医生花在看病的时间,有40%应是和病人聊天。
“根据苏院长的要求,交流要到什么程度呢?患者的家庭背景,家里几个孩子、在哪上学,看病上有什么难处,这些细节都要清楚。”如此细致的交流过程中,信任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苏向前的管理能力同样为人称道。教育学生时,他特别重视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扬长避短”而非“取长补短”,每个人都能发掘出最大的闪光点,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工作中,苏向前对人对己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很讲原则,但张弛有度。
师生情深
论时间管理,苏向前是年轻医生敬佩的榜样,不仅医生、老师、管理者这三重工作都出色完成,每天还抽出不少时间去学习,与国外专家在线交流。他的开山弟子邢加迪评价道:“说真的,苏老师是我们科室最爱学习的人。”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样的苏向前,影响带动了科里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成功打造出了“第一天团”。
最是难忘“战友”情
这些天,笔者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科室氛围简直不要太好!手术台上,大家是互相信任、配合默契的战友;下了台,大伙儿是互相帮助,关怀彼此的家人。“和谐”“团结”“互助”,被每一位小伙伴不约而同地提到。
这是个幸福的大家庭
2010年4月,正值建科1周年前夕,刘茂兴医生作为苏向前的第3个博士进科。9年多的学习和工作让他对科里生出深厚感情。
刘茂兴医生
外科医生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甚至80小时,大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刘茂兴觉得,除了做医生的“情怀”,科里融洽的气氛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在一起像家人和朋友一样,相处特开心,似乎高强度的工作也不算什么了。
10年间,科室文化悄然形成。由苏向前倡导的“感恩”活动是个典型例子,早会上大家纷纷表达对小伙伴的感谢,比如有人帮自己买了早饭,虽然只是小事,却不失为生活中的小确幸。
科里大夫还有个习惯是每个周末来医院看患者。即使今天不上班,来一趟看到患者状态不错,心里就踏实了,要不然周末都过不好。患者见到大夫来看他,会更加安心。“这可能是大多数外科医生共有的科室文化。”
医生之间是战友,医患之间也是战友。“并肩作战”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付出常十分体谅,让刘茂兴深为感激。那块“第一天团”的奖牌就来自一位可爱的患者家属。“那位患者在我们这儿手术后恢复得挺好。她女儿是个懂好多网络用语的年轻小姑娘,妈妈住院期间,跟我们处成了朋友,后来就做了这么一个牌子给我们。”
和谐的医患关系得益于苏向前一直强调的“与患者共情”这个理念。谭非医生补充,不能把病人当做一个“会呼吸的肿瘤”。病人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家庭,其次才是一位病人。他所面临的压力和实际情况,医生都要考虑在内。当患者感受到医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又怎会不信任、不理解医生呢?
谭非医生
护士长李慧带出来的护理团队同样功不可没。气质温婉的李慧,说起话来让人如沐春风。她的美小护们除了护理技能优秀,沟通能力也日渐强大。吃饭睡觉好不好、衣服合不合身、术后伤口疼不疼,几句简单而真诚的问候就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
护士长李慧
展望未来10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团队的这10年,李慧认为就是“成长”。每个人的成长,合起来就组成了整个团队的成长。学习、成长、团结、合作,是未来始终要坚持的。
胃肠肿瘤作为北肿的王牌专业,行业内竞争压力很大。张成海表示,科室目前已完成手术量的积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进一步完善手术质量和安全性。希望下一个10年,临床和科研都能更上一层楼。
杨宏医生补充,手术能力高超的平台不少,但完成大型研究的能力却不是谁都有的。做研究不容易,从提出设想、组织实施、后续随访到最终完成,可能需要10年才磨成一剑。不断开拓视野、总结数据、加强对外交流、更多参与国际上的大型研究,将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杨宏医生
科研的重要性被每一位科室成员反复强调。崔明教授总结,保持和发展科室特色、打造研究型科室是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科室发展规划里有“一个目标”和“两个方向”,分别指成为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以及发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科研不仅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也是提升科室影响力、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第一天团”,目前取得的成绩仅仅是个开始,未来更加令人兴奋。用邢加迪很喜欢的一句话来形容他对未来的期待,那就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