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α衰变核素[225Ac]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试验在我院正式启动
4月21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组长单位承接的“一项比较AAA817与标准治疗在[177Lu]Lu-PSMA靶向治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年参与者的开放、国际、多中心、随机、II/III期研究(试验代号:CAAA817A12201)” 正式启动,本项目为首批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化创新临床试验试点项目。医院副院长宋玉琴教授、机构办公室江旻主任、中国牵头主要研究者核医学科杨志教授、泌尿外科杜鹏教授及研究核心团队、申办方高层代表包括研发肿瘤负责人、医学负责人、临床运营总监等核心管理层及项目成员、SMO代表参加启动会,共同探讨方案执行标准与患者获益路径。从药物研发背景、早期数据、临床布局等维度分享专业洞见,标志着该创新疗法在中国落地,填补了临床需求空白。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群体中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当前已涌现出多种药物用于不同阶段的治疗。但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临床治疗领域依旧是棘手难题。以 ¹⁷⁷Lu 为代表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然而,作为 β 衰变核素¹⁷⁷Lu 的辐射能量较低,可能导致患者缓解率不足、复发及转移风险较高等临床挑战。与之相比,α 衰变核素 ²²⁵Ac 具备更高的辐射能量,且所需注射剂量更低,这为前列腺癌末线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该试验的正式启动,不仅彰显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国际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引领力与创新实力,更标志着我国在前列腺癌精准诊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随着试验的深入开展,期待以 ²²⁵Ac为代表的新型α衰变核素疗法能突破传统治疗瓶颈,为全球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显著的生存获益与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