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科室介绍>> 支持治疗科>> 媒体报道>> 正文

临床科室

媒体报道

北大肿瘤刘巍:胃癌姑息治疗的实践与思考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CGCC2016)的姑息心理分论坛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姑息治疗中心主任刘巍教授与医学同道们分享了胃癌姑息治疗的实践与思考。 

姑息治疗是通过早期的认识、准确地评估以及对疾病及其他躯体、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各种问题的治疗,来达到预防和缓解这些痛苦的目的。姑息治疗有别于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是,其核心是关注人,并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要务。 

报道6-(1).jpeg

胃癌的姑息治疗 

刘巍教授引用发表在 2007 年 Surgical Oncology 的一篇文章,认为姑息治疗不应与以手术为代表的治愈性治疗相对立,根据病例间的差异性,姑息治疗的适应症和挑战目标也应当予以调整。从疾病管理的视角来看,对于进展期胃癌的姑息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姑息性切除术,旁路手术,支架治疗和姑息性化疗。 

姑息性切除术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对于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仍存在分歧。旁路手术对于幽门梗阻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与开腹旁路手术相比,腹腔镜旁路手术有其优势,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对免疫功能抑制率和疼痛率,使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并缩短住院时间。支架治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在解除消化道梗阻方面与旁路手术相似。综上,手术选择时应从多学科的角度评估然后做出判断。 

很多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姑息性化疗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但对老年患者能否耐受和是否获益方面仍一直存在争议。2015 年发表在 World J Gastroenterol 的一项小型研究针对无法治愈的老年胃食管癌患者,采用姑息性化疗,推荐应当使用 ECOG 评分权衡利弊而非年龄,这一结论可以指导我们临床的思考和抉择。 

姑息治疗与抗肿瘤治疗的整合

姑息治疗如何与抗肿瘤治疗整合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一项 2015 年发表的来自土耳其的研究中,由肿瘤内科医生组织的包括急诊科、疼痛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全方位、全程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干预,使得治疗组的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再次令人对姑息治疗刮目相看。国内的沈琳教授也正在领导一项胃癌姑息治疗研究,在传统抗肿瘤治疗基础上配合早期姑息治疗,非常值得期待。 

多学科协作

我国的姑息治疗现状仍偏于概念化、片段化,实现体系化需要多学科医生的全面配合和引领。姑息治疗涉及面非常广,肿瘤科医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很难同时提供姑息治疗和标准抗肿瘤治疗,因此由肿瘤科医生独立执行姑息治疗,容易使患者不能得到最完整、最合适的治疗。建议以肿瘤科医生为主体,组织其他学科团队共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其中姑息科医生应协助解决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社、灵等其他需求。 

报道6-(2).PNG

恶性肠梗阻的治疗

姑息治疗早已加入各个癌症指南,对于如疼痛、恶心呕吐、出血、梗阻等症状管理具有自身优势,能更好地配合肿瘤科医生给患者全面有效的治疗。以恶性肠梗阻(MBO)为例,MBO 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并根据患者疾病阶段、全身状况和患者意愿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姑息治疗的视角与其他抗肿瘤治疗有所不同,更关注并尊重患者的意愿。 

姑息治疗重视患者“患病体验”,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对症状的描述,了解患者的治疗目的,以决定姑息性治疗方案是否适合。确保患者拥有医疗决策的优先权,让患者充分了解非手术的治疗选择,充分权衡各种治疗手段的利弊,明白不做手术不等同于放弃治疗,比如使用止痛药、止吐药、激素类药、抗分泌药物也能帮助 60~80% 的 MBO 患者改善症状。让医生、患者和家属同时参与,共同制定治疗决策;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当经常思考是否已经为患者做到极致。 

临终期规划

MBO 是患者及家属进行临终规划的契机。此时应确保患者接受精神及社会方面的支持,缓解痛苦的症状,关注患者、家庭和照护者的心理、情感、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避免无效干预,提供各种支持以帮助患者尽可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直至死亡,了解患者辞世后他们的家庭和照护者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为患者提供居丧服务,使其安详离世、尊严离世。 

刘巍教授最后提到,姑息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结合才是“极好的”治疗,而我国姑息治疗仍面临投入不足、意识不足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以后仍需同道们共同努力,上下求索,推动国内姑息治疗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