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精神
---白求恩精神
战争与伤病从不分家,而伤病是医务人员永远的敌人。在那样的战争年代中,就有许多的优秀医务人员。白求恩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个。
他是一位全科医生,应该讲,是一名的很棒的全科医生。他本可以在他安静祥和的家乡,开一家诊所,过着自由休闲的生活,衣食无忧,儿女满堂,二战的战火绝少可能烧到那里。我想,应该是一种精神与梦想,召唤着他来到中国。他知道这里战火纷飞、哀鸿遍野,他能感觉到那些期盼的目光,他感觉他必须来这里。如果说当年的革命者或许还有些生存使然的原因的话,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的精神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疗行业的职业精神。如果职业是生存之道的话,职业精神则为立身之本。白求恩大夫,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范。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是职业精神,那份爱心、钻研和勤奋。
事实上,现在的医务人员也同样需要这份爱心、钻研和勤奋。医疗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依然。只有这样,行业的基础才能稳固,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如果,官员只思谋取私利,商人不求进取,医生想着谋取钱物,则政务不通、商业不兴,技术无法进步。
对医者而言,爱心应该说是首要的,对病患的安慰胜过医疗技术的精湛,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应该是宽慰。设身处地的一句宽心话,往往能给处于无助状态的病患以温暖和希望,弥合沟通的鸿沟,甚至能宽恕医疗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失误。可以想象,白求恩大夫从医过程中也会有失误,但能想象具有舍家为人举动的他会有医疗纠纷?钻研最能体现职业精神。对业务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也是大学医院的责任所在。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展览的旧物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条件的艰苦,利用可利用的物品和资源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勤奋是医务人员的职业必须,繁重工作让医务工作者不得不勤奋。战时如此,今日依然。
每一次看红色教育展览都有极大的触动,精神的,心灵的。抚古追昔,生活在现在的中国无论如何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珍惜,珍惜,再珍惜;维护,维护,再维护。如今,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战争的苦难和考验,而是糖水浸泡后的消沉。作为医生,少有战伤,而面临着慢性疾病带来的挑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忆起那首激昂高亢的陕北民歌,“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目前就会浮现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窄窄的延河水蜿蜒而下,想起革命前辈们艰苦的精神中业已实现的梦想,陡然有一种充电的感觉。感谢在延安战斗过的前辈们,留给后人如此多的正能量。
要让延安精神融入医院工作中,仍需我辈秉承爱心,钻研勤奋,强化职业精神,以成就彼此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