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文体活动

种子的力量

---种子的力量

发表时间:2014-06-12
作者:工会委员 黄晓蕾
     

    2014年春节前,因为医院托管班孩子与北京大学王恩哥校长的“偶遇”,成就了儿童节前夕,六位山区希望小学孩子不平凡的“北大之旅”。

    2014523日上午,医院工会组织的“爱心结伙伴,开心庆六一”系列活动之北京行,在北京大学校史馆门前拉开序幕。六位山东临朐希望小学的孩子和两位老师将参观北大校园,但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校园游”。他们将在北大校办领导的全程陪同下,沿今年五四习近平主席视察北大线路,深入北大校园,几个鲜为对外开放的场馆,将为他们敞开大门。这些孩子家境都很困难,有的父母患癌症,有的母亲患精神疾患,有的是孤儿,他们中最远去过的地方只到过县城,但是他们自身全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北京大学这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中国的最高学府,到底能带给这些山区孩子些什么?” 看着这些表情羞涩、眼神略有回避的孩子们,我抱着这样的疑问,跟随孩子们的脚步,踏上了北大这块精神沃土。

    校史馆内见乾坤

    坐落在燕园校区西校门内、莲花池畔的北大校史馆,在孩子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画卷。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73日。1912515日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此后十年,也就是五四运动前后,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是北大发展的辉煌时期。19379月,抗战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大学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至昆明。此间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和衷共济,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467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北大进入发展的新纪元。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北大随中国教育一起全面停滞。1976年至今,改革开放时期,北大开始了振兴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北大与北医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新北大正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校史馆通过720余幅图片、80张图标和校史实物440余件,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近代史课。这一百多年来,北大的发展历程无不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听得专注、看得仔细,全然没有被旁边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所干扰,根本没有城市孩子参观时东张西望的浮躁。从校史馆出来,在迎宾的汉白玉浮雕前合影的孩子们,显得鲜活了很多。我想北京大学从今天起对于他们不再是遥远而神秘的标志,应该是具有灵魂、充满魅力的吧?

    北大校门留笑影

    孩子们从校史馆出来,走过一座精心雕镂的白色石桥。小桥弯弯,桥下清水中的红鱼纵横游弋,甚是吸引人。穿桥而过,来到北大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它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因此又称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孩子们神采奕奕的笑脸,与北京的蓝天、阳光一起定格于北大校友毛泽东同志所书北京大学苍劲有力的牌匾下,成为永恒的记忆。

    考古馆内拜祖先

    再入北大西门,沿石板中轴路向东行,是气势恢弘的北大校长办公楼草坪,两边华表对称,银杏对称,教学楼也是对称,这使得中线上的办公楼更显尊者之气。沿办公楼北侧的绿荫小径蜿蜒深入,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映入眼帘。这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一所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它于19935月开馆,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赛克勒博士合作建成。孩子们有幸在此近距离地接触到2万余种珍贵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基本陈列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从战国时期南北朝;从隋唐时期到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这些藏品始于本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以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50年代后,陆续增添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以及国内外收藏家捐赠的文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山东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恰恰是以“沂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那一个个的小脑袋争先恐后地聚在玻璃橱窗外,这些来自山东沂山老区的孩子,没想到会在北大考古博物馆,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光与自己的祖先“相遇”。当他们透过那一个个虽年代久远但依旧釉质凝润、造型饱满的陶器,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祖先在制陶上的至高境界,会不会为自己身体里涌动的是沂山祖先的灵髓而自豪不已呢?就在这一刻,我从孩子们闪亮的眼神、挺起的双肩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之源远流长、深沉内敛的民族情怀。而孩子们也一定与“晦暗艰涩”的考古与艺术撞个满怀吧?

    未名湖畔出豪言

    当孩子们恋恋不舍地从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出来,便一头钻入北大的浓荫和石径中。男孩子们在山丘草坪边追逐着灌溉的喷水线,女孩子雀跃于林间忽然而至的飞鸟。小路曲曲折折,掩映着南国水乡园林般大大小小的院落。如此古朴与闲适,置身其中,竟感觉不到自己是身处一所大学之中。穿过一个小山丘,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泓静水,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她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未名湖了。为什么谓之“未名”?北大的美女导游浅笑曰:没有一个名字能恰如其分地代表此湖,“未名湖”就谓之顺理成章了。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漫步湖边,周围树木葱茏,柳枝摇曳。未名湖的尽头伫立着一座辽台风格的博雅塔,是80年前燕园师生为用水而建的水塔。未名博雅,一塔湖图,不仅成就了中国学子梦寐以求读书作学问的圣殿灵气,也红火了北大有名的BBS “一塌糊涂。在未名湖畔,孩子们邂逅四位身着黑袍红流苏照毕业留念的北大博士。山区孩子跃跃欲试的身影与北大学子意气风发的笑脸,在湖光塔影的映衬下,定格于未名湖畔。“我们也许就是未来的你们!”这句孩子们冲口而出的豪言,让在场的所有人怦然心动!

    随后,孩子们在北大学子晨读的静园草坪围成圈大诵古诗。流连于藏书近600万册,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的北大图书馆图书馆高耸的圆拱形玻璃穹顶、座无虚席却又鸦雀无声的自修氛围都让孩子们领略了不同的北大神韵。北京大学对于孩子们不再是普通的四个中国汉字,它变得立体而鲜活。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这一个个课外读物中的人物,也变得格外亲切。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从这片园子里面走出的人都会深深打上北大的烙印,具备特殊的精神气质。

     “北大之行到底会带给七年间前后接来的12位山区孩子什么?” 是“兴奋”?“新奇”?“荣誉”?“眼界”?“医院工会时隔七年再入临朐,引来这么多人热情投入,意义何在?”是“助学”?“慈善”?“触动城市的孩子”?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我很想从孩子们身上找到答案。在北大校史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在考古博物馆孩子们挺起的双肩上,在绿荫塔影孩子们的追逐欢笑声中,在未名湖畔孩子们与北大毕业生合影的心灵的悸动里,我仿佛找到答案,但又都不那么真切。直到回看这次再访临朐希望小学录像,听到7年前曾因为同样机缘参观过北京大学的王宁同学的一句话,才让我豁然找到答案。今年就读临朐重点高中的王宁,再过一周就要参加全国高考了。当我们找到学校见到她时,虽然还是略显腼腆,但临别时她坚定地对许秀菊老师说:“许老师,在北京等着我,我要考北京的大学,我们北京见!”终于,我明白了,医院工会组织的这一系列“再燃希望之光”的活动,包括北大之行对于这些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就犹如在内心深处播下了“一颗种子”。这是一颗因为怀揣梦想而变得茁壮有力的种子!无论土壤多么贫瘠、不管环境多么恶劣,这颗种子拥有根植心间希望的力量。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期待,一起坚守,有一天这颗种子一定会顽强地破土而出!

相关医生: 许秀菊 王宁
相关科室: 图书馆